• 全國服務熱線:400-800-5199 英文版

    AOMRON

    健康與生活技術與應用

    神奇的中藥——葛根

    發布人:奧姆龍   時間:2020-08-28   閱讀:1810

    葛根,中藥名。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,習稱野葛。秋、冬二季采挖,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;干燥。甘、辛,涼。有解肌退熱,透疹,生津止渴,升陽止瀉之功。常用于表證發熱,項背強痛,麻疹不透,熱病口渴,陰虛消渴,熱瀉熱痢,脾虛泄瀉。
    東晉道教學者葛洪,在茅山腳下煉丹時發現的一種根,此根治好了句容當地老百姓一場瘟疫,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葛洪,于是把此根命名為“葛”,于是就有了“葛根”一詞。
    葛根分類
    苦葛,是多年生落葉藤本豆科植物。葛根較肥大,長圓形。要分布在低山溝谷中。葛根淀粉含量在8~10%,含葛根黃酮較高。據檢驗,每 100克葛根含總異黃酮14.82毫克,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。葛根,又稱柴葛和藥葛,是多年生落葉藤本豆科植物。葛根較肥大圓形,味苦、甘、黃褐色,含葛根淀粉12%。主要野生低山溝谷中,當地農民挖野葛根打粉自食或市場出售。有的農民挖取野葛根,洗去泥沙,切塊曬干,賣給藥材收購部門。
    據檢驗分析,野葛含葛總異黃酮每100克達到21.59毫克,藥用價值高。
    粉葛,學名葛根,又叫甘葛。粉葛是多年生藤本豆科植物,葛根特別肥大,含粉率在25~30\%。因含葛粉多而得名粉葛,又因葛根甘甜,又將粉葛稱為甘葛。野生粉葛,主要野生于低山溝谷中,未經人工栽培馴化,含淀粉率在17~20\%。也可用來作人工栽品種。葛根粉性涼味甘辛,有解表退熱,生津、透疹、升陽止瀉等多種功能,可治外感發熱頭痛、高血壓頸項強痛、口渴、消渴、麻疹不透、熱疹、泄瀉等多種疾病。一般的粉葛質韌,纖維性強。
    湘葛一號是我國第一個雜交品種。研究者在采集了世界上大多優質葛根之后經過雜交研發出來的品種。其具有良好的藥理作用。袁隆平院士為其題字“湘葛一號、中國創造”!
    葛根作用
    明朝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對葛根進行了系統的研究,認為葛根的莖、葉、花、果、根均可入藥。他在《本草綱目》中這樣記載:“葛,性甘、辛、平、無毒,主治:消渴、身大熱、嘔吐、諸弊,起陰氣,解諸毒”。
    作用功效:
    1.提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,恢復正常肝臟機能,促進膽汁分泌,防止脂肪在肝臟堆積。
    2.促進新陳代謝,加強肝臟解毒功能,防止酒精對肝臟的損傷。
    3.對高血脂形成的冠狀動脈硬化,通過改善心肌缺血狀態,防治冠心病、心絞痛、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。
    4.對高血脂形成的腦動脈硬化,通過改善腦缺血狀態,防治腦梗塞、偏癱、血管性癡呆等腦血管疾病。
    5.強化肝膽細胞自身免疫功能,抵抗病毒入侵。
    6.降血糖,具有延緩衰老、調節血脂血糖、促進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,并應用于臨床。
    營養價值
    葛根內含12%的黃酮類化合物,如葛根素、大豆黃酮苷、花生素等營養成分,還有蛋白質、氨基酸、糖、和人體必需的鐵、鈣、銅、硒等礦物質,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,有“千年人參”之美譽。早在漢代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中就有“葛根湯”這一著名方劑,至今仍是重要的解表方。《本草正義》謂葛根“最能開發脾胃清陽之氣”。
    葛根味甘微辛,氣清香,性涼,主入脾胃經。有發表解肌,升陽透疹,解熱生津之功效。用于治療脾虛泄瀉、熱病口渴、主治外感發熱,頭頸痛強,麻疹透發不暢,溫病口渴,消渴,酒毒,胸痹心痛等病癥。
    常食葛粉能調節人體機能,增強體質,提高機體抗病能力,抗衰延年,永葆青春活力。
    現代醫學研究,葛根黃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樣作用,可促進女性養顏,尤其對中年婦女和絕經期婦女養顏保健作用明顯。

    適用人群
    1. 成年男子,經常飲酒,抽煙的人士、酒精代謝中毒者(減少酒精對肝臟影響)
    2. 預防肝炎,提高肝臟解毒功能,修復肝損細胞的人群
    3.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及偏頭痛等心腦血管病患者
    4.更年期婦女、易上火人群(包括孕婦和嬰兒)、常用煙酒者
    5.女性滋容養顏,中老年人日常飲食調理等
    6.預防黑斑、青春痘、肝斑的人群
    7.改善微循環促進尿酸結晶溶解,提高腎血流量,促進多排尿酸。
    返回列表
  • 色情视频